自去年全国首个区域性重疾表在粤港澳大湾区落地,以及相关支持政策陆续推出后,多家保险公司上线大湾区专属重疾产品。
界面新闻记者注意到,2020年11月以来,横琴人寿、太保寿险、人保财险、太平财险等保险公司陆续推出大湾区专属重疾产品;另外还有多家险企的产品正在设计或备案中。
具体来看,11月15日,“横琴粤港澳大湾区重大疾病保险(A/B款)”发布;12月10日,太保寿险的重疾产品宣布正式上市;近日,太平财险、人保财险也“进军”大湾区重疾险。
虽然各类寿险、健康险产品众多,但目前市场上的健康产品几乎都是根据2007年版重疾定义下的产品,具有同质化的共性,针对性不强。目前的大湾区重疾产品主要根据大湾区群众重疾现状,通过市场调研、分析和精算,结合广东地区多年重疾理赔数据而定制设计。
据广东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检测数据显示,在粤港澳大湾区男性和女性癌症分布中,患直结肠癌、鼻咽癌比例达76%和69%,其中结、直肠癌的年增长速度是世界平均增速的近2倍,是广东发病率居第二位的恶性肿瘤;鼻咽癌在广东和香港地区的发病率占全国的60%。
蜗牛保险联合创始人、北美精算师李致炜在接受界面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区域类保险针对于特定区域人群,具备特殊的定价考量和特色优势,比如本次大湾区重疾针对于大湾区内高发的部分疾病给予双倍的赔付额度,就是一个非常好的创新,这类保险也会更加贴近各地民众的实际风险和需求,是未来保险创新的重要分支。
与全国版重疾险相比,粤港澳大湾区专属重疾险在定价费率上有一定优势。
“大湾区居民的整体重疾发生率数值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低10%至20%,从这个角度说,发病率低则健康水平高,保费也会相应降低。”太平洋寿险总公司精算部资深经理夏小鸥此前指出。
据界面新闻记者了解,大湾区重疾险产品目前仅在大湾区内地城市销售,广东居民、在大湾区居住、就业的外省居民和港澳居民只要符合年龄、健康等要求均可投保。
“这类产品在匹配地区性的医疗报销制度、区域性的疾病趋势和保额大小方面,都有很好的考虑和匹配,能够逐步克服原来保额低、责任针对性有限以及跨境报销等困难,也将是未来区域市场产品的主要变化之一。”李致炜分析说道。
慧择奇点研究院首席研究员马潇告诉界面新闻记者,大湾区专属保险产品是保险领域在产品定价、保障范围和理赔服务上,打通境内外循环的积极和有益尝试。“随着港澳地区的经济、社会发展与内地联系越来越紧密,通过大湾区专属产品构建起一套完整流畅的跨境保险服务体系和流程,以后港澳地区的医疗网络也极有可能与内地医疗机构一样,成为一般性健康保险的服务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