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2023年的正式落幕,追求价值投资的保险资管产品业绩如何?
Wind显示,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在2023年仅成立50只,创近五年新低。而在2019年到2022年,产品分别成立了81只、236只、173只和95只。
不过,就2023年单年度成绩看,剔除2023年12月成立的3只产品后,wind有业绩展示的880只产品,平均复权单位净值增长率为-1.08%,较2022年(规则同上)提升2.57个百分点,整体抗波动性有所提高。
其中553只产品在2023年取得正收益,占比高达62.84%,但九成为固收类产品。此外,收益率超10%产品仅14只,459只产品的收益率介于0到5%之间。
整体业绩前十排名中,“中再资产-股票精选1号”2023年年化回报26.32%,为唯一收益率超20%产品;阳光资产、华安资产和建信保险资管则有一只固收类产品荣登整体业绩榜单前十。
相比于一年期的保险资管产品最大收益率26.32%,2023年业绩表现最差的保险资管产品最大跌幅却超过70%。
排名倒数一、二名的两只产品不仅均由民生通惠资管所包揽,且权益和固收产品各占一只。其中,“民生通惠耀惠1号”2023年年化回报仅-70.67%,“民生通惠永汇2号”-51.55%的年化回报也是“不遑多让”。
三年期:权益前十机构拥挤,华安资产固收亮眼
拉长维度至2021-2023年,wind有业绩展示的543只产品的平均区间回报为0.3%,跑赢同期沪深300指数34.46个百分点。
回报排名前十的权益类产品中,“生命资产-富盈1号”为唯一一只三年累计回报超50%的产品,高居权益类业绩榜首;阳光资产、民生通惠资管、中国人寿资管和泰康资产各有一只产品分列第二至四名,三年累计回报均超20%。
就上榜机构而言,权益类业绩前十机构名单较为分散,仅泰康资产入选两只产品,其余机构均为单只上榜。
回报排名末十的权益类产品中也表现出机构分散的特点,只有长江养老两只产品不幸进入三年区间回报收益黑榜。其中,“长江养老金色行业精选”三年累计回报-52.48%,而“长江养老金色启航1号”同期业绩仅-47.31%,表现同样不容乐观。
此外,“生命资产-港股通海外价值优选一号”录得三年累计回报最大跌幅64.44%,同时也是第二年登上权益类保险资管产品三年累计回报末十首位。Wind显示,2020年-2022年,“生命资产-港股通海外价值优选一号”区间回报为-36.95%。
收益排名前十的固收类产品中,华安资产“华安财保新机遇”系列四只产品入围,平均收益率29.64%;中意资产也有“安享稳健”系列两只产品挺进前十,平均收益率24.62%。
“大家资产厚坤1号”和“民生通惠聚鑫23号”则斩获收益率冠亚军,三年累计回报分别达到62.53%和32.42%。
与此同时,“大家资产厚坤40号”和“大家资产-稳健精选5号(第一期)”分别录得三年累计回报-19.83%和-13.01%,为同期跌幅最大的两只固收类产品。wind显示,两只产品的投资经理均为黄建平。
五年期:权益前十回报均超100%,大家资产固收强势
2019年-2023年维度,wind有业绩统计的248只组合类保险资管产品期间平均累计回报达到34.03%,更好诠释了险资长线资金的价值投资理念。
权益前十产品列表显示,今年上榜的产品五年累计回报均超100%。其中,“阳光资产-周期主题精选”再登榜首,五年累计回报超200%;“泰康资产-周期精选”位居第二,区间回报也高达174.41%。
7家保险资管机构分食前十名单。其中,平安资管揽获三席,阳光资产也有两只产品上榜,泰康资产、太平资产、大家资产、生命资产和中意资产则各有一只产品入围。
从产品名称上看,权益末十产品受港股拖累尤其明显,6只产品挂钩港股市场。“生命资产-港股通海外价值优选一号”回报跌幅超过40%,此前在三年期权益末十中排首位。“中意资产-港股安鑫回报”五年累计回报则超过30%,业绩排名倒数第二。
Wind显示,自2019年以来,恒生指数虽已历经数轮波动,但在2021年2月18日站上阶段性高点后整体呈现下行趋势,五年累计跌幅已超30%。
相较之下,固收前十表现整体差距不大,区间回报均超40%,大家资产独揽7席,在五年期固收领域占据绝对优势地位。命名上可见,大家资产此次上榜的实则为“稳健精选”系列的两只产品,投资经理主要为戴冠群、石泰华和史青青三人。
不过,在大家资产“稳健精选”1号和2号斩获固收“大满贯”同时,“大家资产-稳健精选5号(第一期)”则因五年累计回报-5.7%成为五年期固收类产品倒数第一;“中意资产-稳健回报”同期回报-2.2%排名倒数第二。
两只产品不仅为五年期固收类产品中唯二的收益告负产品,此前也不幸登上三年期固收末十榜单。
在近期的保险资管协会组织召开“2023年四季度保险资金运用形势分析会”上,泰康资产总经理兼首席执行官段国圣发表观点称,保险行业和保险资管行业在利率、信用和权益投资方面均面临较大考验,资产配置难度显著上升。当然,市场环境的变化也是双刃剑。利率下行环境有利于储蓄型产品销售,推动行业保费收入增速回升;而成本收益匹配压力下,监管机构引导预定利率下调、推动渠道费用报行合一,也有助于行业负债综合成本的下行。